在现今短视频风靡的时代,一首歌的命运已不再单纯依赖于唱片销量或电台播放量,而是依赖于其是否能成为网络热门背景音乐(BGM),这种BGM往往因网友的再创作、改编和病毒式传播而走红。
有些歌曲原本默默无闻,却因一个网络热梗的加持而迅速蹿红;有些老歌虽已过气,但经过网友的创意加工,却能焕发新的生机。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探讨那些经过网络热梗“二次创作”后火遍网络的歌曲,看看它们是如何从“乡土气息”逆袭为“真香定律”的代表。
那么,2025年最引人注目的声音是什么呢?答案无疑是那首名为《八方来财》的广东说唱歌曲。这首歌起初只是小圈子里的娱乐作品,但借助短视频平台的创意改编,它已变成了家喻户晓的“神曲”。它的成功案例堪称典范:
首先是《八方来财》的魔性改编。从Kanye West的《Flashing Light》到Billie Eilish的《bad guy》,几乎所有流行歌曲都难逃被“来财化”的命运。《两只老虎》也不例外,被改编成了“两只佬仔,两只佬仔,跑得快”的版本。
其次是文化出圈的影响。《八方来财》不仅在国内受到热捧,更成功反哺到海外。TikTok上的外国友人纷纷对口型热舞,Spotify上该歌曲月听众超过43万。甚至有网友好奇地询问:“金山银山路到底在哪里?”
争议与狂欢并存是这首歌曲的另一大特点。有人讥讽它为“弱智音乐”,但也有人认为它具有“解压”效果。无论如何,《八方来财》已然成为2025年最不可忽视的声音。正如网友所说:“虽然骂《八方来财》是跟风,但听《八方来财》才是生活。”
如果说《八方来财》是2025年的代表,那么2023年的开年神曲非《大貔貅》莫属。这首歌凭借充满“财气”的歌词和魔性旋律,在春节期间成为了超市、商场和短视频的标配BGM。它的流行证明了人对于“招财进宝”的执着永远能战胜审美疲劳。
另外一首值得关注的作品是《爱如火》。这首歌曲在2023年初以极其直白的歌词和动感节奏,成为了短视频“变装”“卡点”视频的宠儿。它完美诠释了“土味文化”的精髓:即便你觉得它很土,但它却能在网络世界中独领。
进入2023年底,《科目三》凭借武侠风格的歌词和魔性舞蹈动作,从海底捞服务员的自娱自乐,演变成为全球网友争相模仿的舞蹈挑战。这一成功案例表明了在互联网时代,任何小众文化都有可能迅速走红。
再来看一首别具一格的歌曲——《我姓石》。这首歌曲凭借其的旋律和“鬼畜”潜力,在2023年成为了二创视频的理想选择。无论是影视混剪还是游戏解说,只要配上这段BGM,都能为内容增添几分“沙雕”气质。
在当今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一首歌曲的命运不再只掌握在传统音乐产业手中。网络热梗和网友的创意加工为音乐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和传播途径。这些被热梗“二次加工”后火出圈的歌曲,正是网络文化与音乐产业相结合的最佳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