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九节最经典十句话

2025-04-2612:59:21常识分享0

图片出处:来自永盛新闻传播中心

每年农历正月廿九日,

是福州地区的特殊节日——顺宁节。这个节日,在当地也被人们称为“晚九节”或者“孝顺日”。

福州人有着深信逢“九”非吉的观念,所以每年的这一天,年岁恰逢九或者九的倍数的长辈们都要过“顺九”。他们家中会为他们煮上一碗“顺九粥”和“太平面”,寓意着平安地跨过“九”的难关。

对于身在异国的华人而言,无论身处何方,那一碗醇厚的顺九粥的味道,不仅仅寄托了他们的孝心,更承载了他们作为游子深深的思乡之情。

在2022年的记录中,福州的“顺九节”习俗正式被选入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名单。

据传说,古时候有位名叫目连的孝子,他的母亲押受苦。每次送去的食物都被抢走。目连灵机一动,用糯米、红糖、红枣、荸荠、黑芝麻等材料煮成一锅颜色黑亮、甜滋滋的粥。当问起这是什么,目连回答:“这是顺垢(福州话‘九’的谐音)粥!”因嫌脏不敢吃,这碗粥才得以送到母亲手中。而这一天正是正月廿九,目连的母亲也正好二十九岁,于是福州人便将这天定为“顺九节”,而那碗粥则被称为“顺九粥”或“孝子粥”,代代传承着孝道的精神。

在遥远的异国他乡,游子们也会用一碗甜粥,让记忆中的“顺九味”跨越山海。比如伦敦的Amy会在华人超市寻找桂圆和红枣,而纽约的老陈则用枫糖浆代替红糖,煮出了中西合璧的顺九粥。尽管材料因地而异,但糯米、花生、荸荠是必不可少的,撒上黑芝麻,乡愁便瞬间涌上心头。

“以前是提着粥回娘家,现在却是对着镜头说‘妈妈,快趁热喝!’”温哥华的林女士通过视频连线,教父母用空气炸锅复热冷冻的粥。海外的福州也会举办“顺九孝亲日”,大家聚在一起品粥听故事,感受那份浓浓的乡情。

“逢九必过”的习俗在福州很是盛行,若是年岁带“九”如二十九岁或九的倍数如三十六岁的人,都会吃上一碗太平面以避灾祸。特别是出嫁的女儿,这一天更是要为父母“送九”。

在关于粥的口味上,虽然传统上是甜的,但也有福州人喜欢煮咸粥,加入虾米、肉丁等食材,寓意着“生活有滋有味”。

这一传统文化在2020年被列为福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2022年升级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使更多的年轻人开始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

无论身在何处,那一碗粥的温度总能温暖人心,融化距离。如果你有关于顺九节的特别故事,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

资料来源:闽南文化传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