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梦游至一个神秘的幻境,那里名为太虚幻境。他来到薄命司,见到了金陵十二钗的三册判词。首先他仔细阅读了正册的内容,而副册和又副册他只是草草地翻看了前几页。
在这其中,副册的封面人物映照的是香菱,而又副册的封面人物则是晴雯,紧接着的是花袭人。本文将深入探讨为何晴雯会成为又副册的首位,压过了花袭人。
(第五回)宝玉再探下首的两个橱窗,上面分别写着“金陵十二钗副册”和“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他先打开了又副册的橱窗,拿出一本册子。翻开首页,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画,画中并物或山水,而是满纸的水滃染乌云浊雾。画下有几行字迹,写的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灵巧惹人怨,寿数短促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宝玉看着画中的一簇鲜花和一床破席,又读到后面的几句言词,感到十分不解,便将册子放下了。
在贾宝玉的眼中,“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现了两位重要人物——晴雯和袭人。这二人在此幻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当时袭人已为贾宝玉最信赖的大丫头,而晴雯则刚刚在贾宝玉“睡前”出场,且排在茜雪之后。
对于读书人而言,袭人已熟悉无比,而晴雯则显得陌生。但在这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晴雯却被置于首位,袭人则为辅佐之位。乍看这段故事,不免要问个为什么。
根据君笺雅侃红楼的解读,其中有几个关键原因。晴雯和袭人的存在被视为对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影射。许多不便在正册中描述的行为、语言和性格,通过晴雯和袭人的描绘得以更方便地展现。正册的判词以及[终身误]曲子将钗黛二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钗黛合一”的观点。
晴雯之所以位列又副册之首,是因为她是林黛玉的影子。无论读书人的立场如何,都无法否认林黛玉在故事中的“地位”比薛宝钗更为重要。晴雯作为林黛玉的影子出现在又副册之首,彰显了其重要性。
除了晴雯影射林黛玉外,袭人也与林黛玉有某种关联。从珍珠更名为袭人开始,她姓花且与林黛玉同一天花朝节生日,都暗示了她是林黛玉的影子。尽管袭人与薛宝钗的结局不同,但她的命运也与林黛玉紧密相连。然而由于袭人自身并不如晴雯纯粹,因此她的地位只能退而求其次。
晴雯作为芙蓉花神在幻境中死去后,贾宝玉为她作《芙蓉女儿诔》。香菱作为副册之首也有其特殊的命运象征。而林黛玉则代表了正册的命运——莲(怜)。曹雪芹通过甄英莲和娇杏为红楼女儿设计了两种命运:与莲有关的都可怜而非死即伤;与杏有关的都侥幸得以幸免。而金陵十二钗三册之首的判词旨在突出“可怜”这一红楼女儿的主题——所以晴雯为又副册之首当仁不让。
曹雪芹笔下的女儿们都以其纯洁的内心为荣即使被世人谩骂亦保持着如水的精神风骨不屈不挠这种精神被赋予了“莲”这一符号成为红楼女儿的精神象征而晴雯正是这种精神的代表因此位列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首是实至名归的。
您认为呢?上述观点基于《红楼梦》80回前的故事线索整理、推论所得不知您是否认同?
此文出自笔下之语、思维之见解属原创之举在此声明以防误解。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所绘《绘全本红楼梦》以此为背景增添了文章的历史文化气息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