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自古以来便是圣洁之器,备受尊崇。它不仅是人神共仰的象征,更是短兵之祖,近战之宗。其道艺深邃,因此习练者需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卫道护国之心。武当丹剑,更是剑术中的一种。习练武当丹剑,无论体弱者还是体强者,皆可从中受益。剑与术自古以来,或驰骋沙场,或显赫庙堂。剑又有“百兵之君”的美誉。
武当丹派剑术,源自祖师张三丰的传承,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祖师所创的武学,既汲取了武学的千年精华,又结合了自身的武道领悟。太极拳、形意拳、玄武棍以及武当剑术等,其中太极拳更是现今武术中的经典之首。
丹派剑术作为武当剑术的一支,不仅继承了古代剑术的精华,还融合了各家拳术之长,内修阴阳中和之气。剑术以迅捷、敏捷为特点,同时具有锻炼胆识、安定心神的效果。在武当丹剑的剑术中,法无定法,根据实际情况和敌人变化而变化,刚柔并济,虚实结合,阴阳交融,使人捉摸不透。单练剑法包括三路剑技,每路剑技包含四十九式。
在练剑时,需掌握四个基本要素:眼法、手法、身法和步法。同时也要理解练剑的精神内涵,包括胆力、内劲、迅速和沉着。只有内外兼修,才能展现出武当剑的独特风格。
眼法是剑法中的眼神运用。心为主导,眼为先锋,剑未到而眼先至,预见敌人的动向。手法是运剑之手的方法。武当剑的手法与普通执剑手法不同,需要灵活善变,提高掌指控制握剑的能力,使剑力完整浑厚。身法则是剑法中进退、旋转的表现,身法与剑法融为一体,随机应变。步法是身剑运转的基础,剑术中的步法变化多端,比其他器械的步法更为精妙。
在练剑的精神方面,胆力是内在精神因素,决定技术水平的发挥。武当丹剑强调胆量的重要性。内劲是指运用意气之力,非蛮劲拙力。要求心力、体力融入剑法中,使剑法与力点相合。迅速是指剑术中的短捷要领,武当丹剑追求走捷径、取短路的战术。沉着则是心定神安的表现,泰然自若、冷静自信。
即为武当丹剑的内外四要。练习剑术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既要锻炼身体的筋骨,又要磨砺精神。以篮球运动为例,虽然进篮看似简单,但在重重防线中迅速突破并投篮却非常困难。这需要运动员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形成“肌肉记忆”。同样地,练习剑术需要在锻炼身体的也磨砺精神,即内外兼修。在冷兵器时代,精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武当丹剑而言亦是如此。
在2018年,经过武当人的努力,武当丹剑成功申遗并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大多数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都面临着失传和断代的危险武当丹派剑术也不例外虽为武当门人所习但在外界鲜为人知人们常言“武当剑术”却不知其中九派之一的“丹字派”。唯有后来者通过学习和传承才能理解前人的辛苦与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