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普遍认为,登山是一项对身心有益的活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呼吸新鲜空气,缓解压力。骨科专家却对此持有不同看法。
骨科名医韩毅雄,曾是台大医院骨科部,却直言:“登山是最不推荐的运动。”这一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许多骨科专家都认同这一看法。这是因为登山和爬楼梯这样的活动会对膝盖造成一定的损害,甚至可能引发不可逆的伤害。
为何医生会说登山会伤害膝盖呢?原因在于登山时,膝盖需要承受的重量远超平时走路时的重量。以一个体重为60公斤的人为例,站立时膝盖承受约60斤的重量,走路时则是大约120斤,而爬山或爬楼梯时,膝盖的负重更是增加到体重的3至4倍,即180至240斤!
尤其是下坡时,除了自身的重量外,还要承受身体下冲的力量,这样的冲击会让膝关节的负担进一步加重。其他如跑步、打球等运动虽然负重更多,但因持续时间较短,相对而言,登山的负担更为显著。
那么,登山主要会伤害身体的哪些部位呢?
首先是膝关节。从解剖学角度看,膝关节的周围肌肉较为薄弱,上下骨骼形成的杠杆长,需要承受86%的重量。膝关节在运动中特别容易受伤,尤其是在登山时,膝关节承受的压力更大,更容易受损。
其次是关节软。在登山时,膝盖不仅要承受更大的重量,还要进行前后移动和侧向扭转,尤其是膝盖前端的髌骨部位承受的压力最大。这也会对半月板等关节软造成磨损。
再者是软骨。正常的膝关节有一层薄薄的软骨作为“润滑剂”,保护骨头在运动时不直接摩擦。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内的氨基酸葡萄糖会逐渐减少,关节软骨逐渐老化,就容易发生损伤和磨损。而在登山过程中,软骨承受的压力也会大大增加。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减少登山的伤害呢?
当身体出现一些信号时,如关节活动有响声、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或关节肿胀等,应立即停止登山。而在登山前,可以适当地膝盖下缘,促进关节的。上山时可以稍微哈腰,下山时则要小心慢行。同时应避免提重物,尽量利用扶手借力以减轻膝关节的负担。如果有一边的膝关节已经出现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轻对另一侧膝关节的磨损。适当补充氨糖也是保护关节的有效方法。
虽然骨科医生不建议将负重运动如爬楼梯、深下蹲、登山等作为日常锻炼项目,但适当的户外活动和锻炼还是必不可少的。只要我们注意保护关节、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并适当补充营养素就可以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