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将‘加快发展新型生产力’置于首要任务之中,这明确传达了对通过发展新型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视和迫切需求。”全国代表、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的院长孙涛垒表达了他的看法,他相信,发展新型生产力需要通过科技的创新来推动生产力的提升和高质量的发展。”
“新型生产力的形成,特别需要注重原始创新以及相关技术的研发和转化。”孙涛垒指出,原始技术的产生十分困难,而技术产生后如何从实验室走向产业界的问题,亟待得到关注。他提到,原始技术早期的研发周期长、缺乏标准且风险高,因此难以获得社会资本的支持,这需要性站在“发展新型生产力”的战略高度进行投资。”
孙涛垒建议借鉴产业模式,为了解决原始技术从实验室到产业界的瓶颈问题,可以在现有的创投基础上设立专门的早期前沿科技转化。优化这些的评价和考核机制,使更多资金流向符合新型生产力的原始技术,支持孵化期的原始技术企业,推动原始技术的产业转化,从而形成“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实现科技的自主创新和自强不息,需要有坚实的基础创新能力。”孙涛垒强调,坚持进行原创性的科技攻关是关键。他表示,作为科教资源的丰富地区,湖北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创新人才。科技成果的转化是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也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专利保护在我国科技创新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孙涛垒还提出了关于提高原创性和突破性发明的专利保护质量的建议。他认为,专利保护的核心目标就是保护创新。
作为教育和科研工作者的代表,孙涛垒特别关注了工作报告中关于人才培养的内容。
3月4日,在襄阳市襄城经济开发区的航天化学动力产业园内,我们看到了湖北航鹏化学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线正在全力运行。(由视界网王虎拍摄)
“工作报告中提到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统筹的角度为新型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这充分体现了教育、科技、人才在总体布局中的重要性。”孙涛垒说,他将针对的基础性、关键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问题,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围绕的迫切需求,加快科研攻关,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