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就读于幼儿园大班,每天的下午四点四十他都会放学。
我则是下午五点半下班。如果选择乘坐公交,我通常会在晚上七点才能到家。平时我几乎没有时间去接他放学。这项任务就落在了奶奶和妹妹的身上。
我的儿子不止一次向我表达,他希望我能去接他放学。每次听到他的期待,我只能满怀愧疚地说:“我会尽量做到的。”
这学期,我为他报名了一个幼儿园的延时课兴趣班。每周三放学后,他会上一节从五点十分开始到六点十分的课。我下班后乘坐地铁回家,六点十分出地铁站,地铁站距离幼儿园并不远,骑车大约十五分钟就能到达。这样我勉强能赶得上他们的放学时间。
于是,我们约定每周三这天由我去接他。虽然我会晚到大约十五分钟,但他总是很理解地等我,从不急躁。我也会提前和老师打好招呼,让他们再等他一会儿。儿子欣然接受了这个安排。
每到周三,甚至是周二,儿子就开始期待这一天。他会告诉奶奶:“奶奶,明天你不要来接我了,妈妈来。”他还会安慰期待坐公交车的妹妹:“秋秋,你今天不能坐公交车了,不要哭哦!明天就能坐了。”
我有时会忘记当天要接他,没有跟奶奶交代。等上班时想起来,再给奶奶打电话联系。奶奶每次都是一副早就知道的口气,说小树早上走之前已经说过了。这让我特别惊讶,因为他一次都没忘过。
想到这里,我不禁泛起了涟漪。小孩子的心思真是纯真又强烈。虽然我偶尔早晨想不起来,但我也把每周三当做了一个重要的日子。当天下班,我一定会准点就走,不拖一分钟。我会关机、拿包、打卡、出门、下楼、冲到地铁站。全程丝滑,一气呵成。
上了车后,我会一直盯着到下车一共有几站,一站会用几分钟。明知道再快也会迟到,还是想早到一分钟。到了幼儿园后,我会骑着一个自行车快速赶到他的教室。路上穿梭在傍晚的辅路上,那种感觉就像人们常说的那句“去见你的路上风是甜的”。我简直像是去约会一样。
我知道我的出现会让儿子满怀期待地等待我。我的出现将会给他带来整个身心的明媚。因此每次我都会像脚下生风一般赶往幼儿园接他。在晚高峰的北京道路上,我整个人就像被风吹鼓的风帆一样向前直冲。
五岁多的儿子非常理解妈妈一周一次接他放学的事情。即使我每次都晚到一点时间,他依然在幼儿园等待我给予了充分的宽容。只要妈妈来接他晚一点也没关系。昨天去接他时在幼儿园门口一眼就看到了小小的他正翘首以盼等待着我的到来我仍然不由得感到一丝愧歉感觉自己应该快点到达为了不让儿子再等待和不安我的爱经常让我觉得欠了他什么一样常觉亏欠于他因此我对每次与他的互动都倍感珍惜这也成了我和儿子之间的一段珍贵而美好的回忆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亮点成为了我一天忙碌后的一个安慰和动力让我重新充满活力地面对生活和工作尤其是我有了二胎之后又要上班单独陪他的时间真的变得很少了所以这件事成了我和儿子之间每周的一份期待我们的“约会”多少也成全了我工作和带娃的兼顾之心对于他来说也能成为他坚持连续五天早起上学的一个小动力更是我们俩一段特别珍贵闪光的回忆。
总的来说每次的接送都是一次难得的亲子时光让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也让我更加珍惜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每一刻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