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缅怀
清明佳节将至,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意义便是前往扫墓、敬奉先祖。回想去年此刻,我已身处故土,然而今年因缘所阻,未能返乡。我家族之习惯是每两年祭祀一次祖坟,故而此刻我心中只能在千里之外默默地为先祖们上香祭拜。
提及已逝的至亲中,唯奶奶的容颜与情感仍在我心中清晰。她与我共度了24年的岁月,每念及此,内心不免有些愧疚。在后来的四年里,因我远赴他乡工作之故,我归家的次数寥寥无几,致使那四年的记忆中几乎缺失了她的身影。奶奶已离世,直至去年,因种种缘由我才得以为她安葬立碑,完成了作为子孙的一份责任与心愿。
去年的11月,当我来到奶奶的墓前时,那里已然安好。那日圆坟之时,我带着两个儿子一同前往。小儿子六岁,初次经历此情此景,我曾担忧他不懂规矩而说错话。然而他的表现却令我意外地感到欣慰,默默地随着我进行祭祀之仪。那日的天空下起了毛毛细雨,仿佛是为这庄严的场景增添了几分哀思之情。虽然奶奶已经离去之久,但每当我想起她曾经遭遇的困苦和艰难的岁月——她为孩子们节省食物而选择吃野菜与糟糠——我心中仍然感到一丝凄然。
奶奶早年便失去了丈夫的庇护,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她以母亲无私的爱将四个孩子抚养。如果她此刻在天有知,看到满堂的子孙前来悼念她、缅怀她,想必也能得到一丝安慰了。
望着奶奶墓地周围的青山环绕,我不禁想到了父辈们和我们自己终将与青山相伴、与草木同朽的命运。这种思绪让我感到一丝悲伤。然而不必过于悲伤,因为我们的子孙也会像我的儿子一样来祭拜他们的先祖。生命就像是一场代代相传的接力赛,“人生代代无穷已”。
正如古人所言“清明时节雨纷纷”,似乎上天也感受到了人间的哀思之情,细雨如丝般飘洒下来作为应景之景。于是我在此写下这篇短文以祭奠先祖们的在天之灵,祈愿我们清明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