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大部分消费者可能对绿色食品的概念存在误解,那么究竟什么是绿色食品?它和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又有什么区别呢?
近期,有消费者向监管部门投诉,称自己网购的一款标明为“绿色食品”的小米糕并未如预期所示,打开包装后未见到绿色食品的认证标志。
该消费者表示,其购买决策正是基于对“绿色食品”四个字的信任。然而更让人觉得哭笑不得的是,店家对绿色认证的认知颇为模糊,只将绿色食品看作是天然、卫生且无污染的食品,比如自家种植的果蔬。但事实是,不仅仅是店家,很多消费者同样对绿色食品的概念存在疑惑。
除了绿色食品,我们在超市的货架上还能看到许多标有“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的商品,这些又是什么意思呢?它们与绿色食品又存在怎样的区别?
那么,何为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及无公害农产品?
有机食品并非指那些仅由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组成的食品,因为几乎所有食品都包含这些成分。
有机食品,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是指其生产及加工过程完全遵循“有机”原则。具体来说,即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生长激素、兽及饲料添加剂,而是依赖品种选育技术、农业、物理及生物等方法。原生态或纯天然是对有机食品的精准描述。
绿色食品的概念并非指颜色为绿色的食品,而是指在生产及加工过程中禁止或限制使用化学合成的农、化肥及添加剂等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有害的物质。这样的食品可以是粮食、蔬菜、水果等,甚至可以是水产品、畜禽、蛋类及饮料等。其等级制度分为及A。
而无公害农产品,也被称为无公害食品,其基本要求是确保农、重金属、硝酸盐及激素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或残留量)在安全范围内(如标准所示)。
在三种食品中,有机食品的生产要求最为严格。虽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都是安全食品,但它们之间还是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价格上。有机食品的价格最高,无公害农产品价格最低,而绿色食品的价格则介于两者之间。
比如,有机大米的售价普遍在80至200元(5kg装),而普通大米的价格则在30至60元(5kg装)之间不等。价格差异背后是它们执行的不同标准。
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相对较低,仅要求将有毒有害物质(如农、重金属、激素等)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些标准通常是强制性的,由推动执行。而绿色食品对有害物质残留量的标准更为严格。绿色食品可限量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及化肥等化学物质,而A绿色食品的生产则遵循有机食品的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无公害农产品可使用技术,但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禁止使用。
简而言之,有机食品的生产标准最高,绿色食品与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相对较低,但都高于普通食品。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根据自身经济能力及需求选择这三种食品。无公害农产品适合大众消费,强调基本的安全性;而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不仅安全性更高,其内在品质也更为优越,因此更受有经济能力的中产阶层青睐。
那么如何辨别这三种食品呢?它们的外包装上都设有专门的标识以指导消费者购买。消费者在购买时可以留意这些标识以作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