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花的独特故事
说起“一花”,它的含义其实不难被解读。提及白洋淀,荷花无疑是这片土地上最为耀眼的明珠。众所周知,孙犁的小说《荷花淀》正是以白洋淀的荷花为名而创作的。每当盛夏时节,荷花盛开,整个白洋淀都仿佛被五彩斑斓的锦绣所覆盖,就连吹过的风都带着花香。
庄汀汀 摄下的画面记录了这一美好时刻。从每年的7月23日到9月23日,是荷花盛开的最佳时期,也是白洋淀旅游的黄金季节。
在七月的白洋淀,景色宜人,美不胜收。层层叠叠的荷花延伸到天际,新出水面的荷花在荷叶间若隐若现,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全然开放,有的平卧水面,浑然天成,流露出一种野性的魅力。
进入八月,白洋淀的300多种荷花竞相开放,红白交织,仿佛是诗中的仙女般亭亭玉立。此时的白洋淀旅游景区,还会垂钓比赛、举办“百里荷香笔会”以及“荷花情”书画摄影作品展等活动,让游客们充分感受这片荷花的魅力。
白洋淀的三重宝藏
白洋淀的“芒子、鸡头、老菱角”被誉为当地的“三宝”。这三者都生长在水中,但形态各异,味道独特,各具特色,而且背后还有各自的故事。
芒子,其实是皮条的果实。皮条是一种野生的水草。芒子的米细长如针,颜色墨绿。淀区的会驾驶小船进入芒子地,手工捋下芒子。晒干后,用碾子轧去外皮,就能得到芒子米。这种米煮饭或熬粥,口感与稻米不相上下,但多了一股青草的香味,展现了的独特魅力。
鸡头,学名芡实,在白洋淀,人们称之为鸡头米。时,鸡头发芽出水,叶子像小荷叶但布满了刺,形似刚长毛的鸡头。收获时,当地人用镰刀削下鸡头,经过处理后才能食用。白洋淀人还有种特殊吃法,就是把带刺的鸡头晒干后烧烤,烧去皮和刺后食用,别有一番风味。
菱角是白洋淀的另一大特产。7月是菱角成熟的季节,8月时熟透的菱角会落入水中。菱角有多种吃法,无论是嫩是老,都可以根据不同的吃法来处理。无论是生食、煮熟还是熬粥,每一种吃法都能体验到菱角独特的魅力。
这三重宝藏不仅丰富了白洋淀的物产,更为当地带来了丰富的饮食文化和独特的味觉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