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本学期春季开始,河北省石家庄市积极响应教育厅《全面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若干措施》的号召,对课间时间进行了科学调整。多所学校将原本的课间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休息方式。
“叮铃铃!”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石家庄市各学校的操场瞬间充满了生机。在东马路小学,操场被划分成不同的活动区域,足球、篮球、乒乓球等体育活动空间一应俱全。学生们在校园内尽情奔跑、游戏,互相配合完成各项体育活动,展示出他们充满活力的身影。
为丰富学生们的课间活动,学校不仅提供了足球、排球等传统体育项目,还增设了跳绳、踢毽子、跳皮筋等多样化的运动项目。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在运动中,学生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增强了彼此之间的默契。
各学校还结合了班级特色,开设了五子棋、象棋等益智游戏,让学生们在动与静之间找到了平衡。这些游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与沟通。通过这些课间活动,学生们不仅释放了学习的压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综合素质。
在晋州市东里庄镇安家庄学校,竹竿舞、摸高跳等传统体育游戏成为了学生们的新宠。这些游戏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还让他们在游戏中找到了快乐。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学校还在校园内设置了探花、榜眼、状元等提示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运动,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
石家庄市谈固小学在延长课间时间的还特别设置了“音乐课间”,将美育元素融入其中。通过播放经典儿歌、传统民歌等音乐,让学生们在课间放松身心、展示自我。学校还计划在课间里引导同学们进行个人表演,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这些举措不仅让学生们在课间得到了放松和锻炼,还培养了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自信心。
在扩容的课间15分钟里,学生们不仅释放了学习的压力、了体魄,还通过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和室内外结合的游戏项目探索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学校通过精心规划和设计,让这一时刻充满了无限可能。这些创新举措将有助于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