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的镜中人是散文吗

2025-04-2806:37:45常识分享0

古籍上记载:对着镜子,人的容貌便可显露无遗。

如果一个人的脸形不端正,日复一日地照镜子,习惯之后,便不再觉得扭曲了。

外貌平凡的人在镜子前,往往无法洞悉自己真实的模样,只看到他人眼中的美。

人们常常自诩为英俊潇洒的“美男子”,但难以窥见其浅薄的本性或鄙俗之态。因为在镜子中的倒影,常常是我们心中的理想形象,而非真实的自我。

容貌如此,人的品性亦然。

每个人基于自身的认知与价值观,会自我设定为人生的模样。很多人会在不知不觉中自欺欺人,这种行为或许可称为“生活的妥协”。

以电视剧《狂飙》为例,高启强的角色多次反映了他在镜子中看到的自我。

第一次是在安欣劝他自首的时刻,两个昔日好友关系决裂。

安欣道:“老高啊,你本性善良,也许因为责任和负担,你生活得非常辛苦,何不考虑解脱呢?”这时的高启强双手掩面,似乎对安欣的理解心存感激。但随后他转移话题,避而不谈。

安欣不甘心,再次劝说:“你是否可以考虑踏实一些?”而高启强再次转移话题:“要不我们一起去吃个饭吧?”安欣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次是在中医院看望郭局和安欣时,他试图制造不在场证明以掩饰自己的行。当他被赶出医院时,偶然遇到一个小男孩在放风筝。两人交谈后,他还为小男孩买了汉堡。

他对小男孩说:“小朋友,要努力学习,才能买到很多很多好吃的。”这时安欣出现,批评他影响了孩子的价值观。高启强却毫不在意,甚至与孩子讨论起汉堡的选择问题。

孩子回答道:“汉堡再多,吃多了也会吃不下的。”这一简单的事实揭示了在追求金钱的道路上可能有的盲目自负。

还有一次是在送弟弟离开后的一段时间。当安欣和他的徒弟来家里询问时,高启强仍为自己的弟弟做事发愁。

安欣道:“你弟弟不一直听从你的吗?”高启强却苦笑道:“如果他真的听我的话,又怎么会落到今天的地步呢?”而当他的徒弟提及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时,高启强感叹不已。

许多人在观影后都羡慕高启强的发家史。我认为有如此反差存在的原因是每个人都具有自欺欺人的特点。当我们意识到并认清这种倾向时, 就离正视自我和真正的自我修炼更近了一步。

修炼自我并非是单指身体的修为, 更是精神的净化和对自我品性的不断雕琢。我们必须去除头脑中那些狡猾的虚假判断, 不再刻意保护自己, 才能真正认识和修整自身品行。

“认识到自己是自欺欺人”是一种智慧, 只有真正认识到这一点, 才能踏实地修身养性, 才能顺从内心, 超越小我, 达到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