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闻网
近期,一次短剧热潮在年轻观众中掀起。该剧目是首次由00后大学生们主导参与的作品,主角安徽工程大学的学生王洋热衷地向朋友们推广这一短剧《青幕梦语》。此部短剧由安徽工程大学设计学院教师联合出品,因其融合了现代年轻人的爱情故事和传统文化,引起了广泛的话题讨论。
当王洋收到同窗好友发来的鼓励话语如“羡慕”、“点赞”等,她的眼眶不禁微微。那些在片场熬过的夜晚和流下的汗水,此刻都化为了她心中甜美的回报。
该剧以东方哲学为内核,传递了“舍小义取”的价值观。通过快速搭建故事框架、精心的分镜画面、独特的服装设计以及跨媒介的思维培养,该剧将同一IP内容拆解成短视频预告、番外和表情包等。担任联合出品人与设计师的安徽工程大学设计学院教师黄卫国,在筹备过程中感叹道:“这真是一场痛并快乐的旅程。”
前期调研中,黄卫国与师生们发现,当下短剧观众呈现出“碎片化追剧”与“沉浸式代入”的特征。短剧需以快节奏、强冲突抓住观众注意力,每几分钟就要设置悬念和爽点。他们注意到,观众的审美水平在不断提升,对服装道具、故事情节等众多细节都有着极高的品鉴能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观众表现出“慕强、慕美、慕智”的观剧特征,更倾向于看到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以及鲜明个性的角色。
安徽工程大学设计学院教师丛姗姗身兼编剧及服化导演。她介绍道,在服装造型及色彩方面,剧组摒弃了传统的大红大金配色,以宋瓷美学为灵感,采用“天青+象牙白”主色调,呈现出“谦润而暗藏锋芒”的视觉气质。场景设计上,则以“新国风解构”为核心理念,营造出《千里江山图》的唯美渐变效果。
黄卫国表示,通过这次创作经历,他更深刻地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他建议学生注重专业知识的储备与审美能力的提升,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经验和见识。他认为短剧制作需要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在跨领域创作中发挥最大优势。
安徽工程大学设计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学东对短剧的火爆倍感振奋。他介绍道,学院正努力实现以艺术设计为基础,融合文学、工学、影视传播学的多学科交叉发展定位。他认为通过项目式教学模式和短剧制作等实践方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和教师的实战能力。同时他也看到“短剧出海”的潜力巨大,希望以此为契机,让全世界感受到故事和文化的魅力。
对于未来,张学东充满信心。他计划邀请企业与行业专家分享实战经验,帮助师生了解市场动态与行业需求。他还期待学院的作品能够多多走出象牙塔,将安徽宣城宣纸、芜湖铁画等的瑰宝进行创新转化,使其适应新的审美需求与社会发展。
目前,《青幕梦语》的热播效应仍在持续,安徽芜湖本地的影视公司已经主动联系学院寻求深度合作,这将为后续开展产学研合作奠定良好基础。相信这一部融合了文化和现代元素的短剧将持续在年轻观众中引起热议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