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自己
我目睹过无数激励人心的句子,它们被色彩斑斓地在墙上,或是工整地印刻在精装的书籍之中。那些字句仿佛排成队列,向我呼喊,催促我奋发向前,追求成功,不负青春年华。每当我读到这些,心中便热血沸腾,仿佛明日便可脱胎换骨,开创一番新天地。
每当晨光初现,太阳依旧西落,我依然是那个平凡的我。昨日的豪言壮志,如同晨雾般消散得无影无踪。
人们常说,自律是成功的基石,要早睡早起,每日都要有所进步。于是,我购买了闹钟,放置在离床铺遥远的位置上,试图自己离开温暖的被窝。起初几天,我尚能坚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竟练就了一副即使闭着眼也能到达桌边的本领。终于,那闹钟的嘀嗒声不再响起,而是积满灰尘,被遗忘在抽屉的深处。
那些励志的话语,初听时如饮甘醇的美酒,令人心潮澎湃;再听则如饮无味的凉水,索然无味;多次聆听后竟如饮鸩毒般令人对生活产生厌倦之感。我怀疑那些写下励志文字的人是否真正付诸实践。他们描述的“凌晨四点的城市”,或许他们未曾真正在凌晨四点醒来欣赏过城市的宁静;他们强调“坚持就是胜利”,却未曾体验过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却依然一无所获的滋味。
我曾目睹一只蚂蚁,面对巨大的面包屑毫不退缩。它一次次地尝试爬上矮墙,跌落后再爬,如此反复多次后终于成功。人们以此为例教育我们坚持便能成功。但我们也应注意到,墙角的其他蚂蚁选择了更明智的绕道而行,它们也成功地将食物带回了巢穴。
我并非反对励志的话语,只是认为励志之事应当如同饮食般,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有的人喜欢闻鸡起舞,有的人喜欢挑灯夜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和方式。我认识一位小说家,他每日只写五百字却能在十几年内创作出三本集子;还有一位画家,他每周只创作一幅小画但最终成功举办了画展。
人生在世,真正的成功不在于速度的快慢而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和方式。无论是快是慢只要我们不停下前进的脚步便是进步。那些高呼“超越自我”的人未必真正做到了自我超越;而那些默默无闻的人也许已经取得了不为人知的进步。我渐渐明白励志并不在于言辞的激烈而在于行动的持续不断。
如今我不再抄录那些闪耀着光芒的格言警句而是选择在日记本上每日记录一句简单的小字今天比昨天好一点哪怕只是一点点小小的进步。有时是“今天多读了一页书”有时是“今天少发了一次脾气”甚至只是“今天按时吃了早饭”。这样的积累让我感到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也许这就是属于我的励志之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