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的学校有哪些

2025-04-2816:18:59常识分享0

来源:当地

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的十八家企业携手贵州省毕节市及周边地区职业培训学校合作开展了85个定向班项目。通过“2+1”教育模式,他们以“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和“南粤家政”三大工程为主线,为学生提供入学至就业的全方位帮扶。

在广州举办的“三项工程”定向班研讨会上,来自贵州省毕节市的谢佳丽眼含热泪,作为订单班的一员,她深感感激。“我从大山里走出来,经过22年的努力,现在的我自信且幸福。今天,我终于能面对面地对我们一直关心着的家人说一声‘谢谢’!”她说道。

这项合作致力于累计培养三千多名学生。谢佳丽等乡村青年借由这次机会进入新的城市,获取新技能,从而开启了他们人生的新篇章。他们不仅获得了知识和技能,更在广州这个大都市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秦鹏的故事是众多成功案例中的一个。他的家乡位于毕节市百里杜鹃管理区普底乡。他于2017年毕业后选择踏上了打工之路,却因为微薄的收入感到迷茫和无力。就在他面临困境时,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降临了。得知家乡贫困生可免费进入广州港的“广东技工班”,毕业后更有机会在广州港工作后,他毫不犹豫地报名,“我要去,这是改变命运的机会!”他坚定了地说。

秦鹏成为了“广东技工·广州港班”的首批学员之一。在求学期间,他不仅获得了奖学金,更在专业技能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毕业后,他顺利进入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实习并最终转正。这样的例子在广州市总工会的推动下并不罕见。

对于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来说,广州市总工会所协调的项目是一个极大的。学生们不仅能够得到学业的资助和指导,更能在毕业后顺利就业。这样的“一条龙”帮扶模式让学生的生活有了新的开始。

谢佳丽作为广汽集团订单班的首位学员,在初到陌生的城市时曾感到不安。当她看到宿舍的设施和公司对员工的关心时,她决定留下来。她的经历展示了公司如何用关怀和温暖的方式解决员工的不安情绪。

来自毕节的段春亚也有相似的经历。在了解到广州地铁与当地学院的合作后,她选择加入并参与了“广州地铁订单班”。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她得到了全方位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段春亚的勤奋努力也得到了回报。她在站务岗位上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并多次获得荣誉。今年,她晋升为广州地铁运营事业总部的一名值班员。

对于段春亚和秦鹏等山区学子来说,通过这样的产教融合模式让他们走出了大山、走进了城市、走进了新的生活。他们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更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段春亚实现成功的秦鹏也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积极参与各种技能培训并考取了相应的操作资格证,还通过自学提升了自己的学历水平。

如今的秦鹏已成为广州港南沙三期码头的一名优秀员工。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不仅摆脱了贫困的束缚,更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提升。”他表示将继续努力工作和学习,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个人奋斗的勇气和决心,也见证了、企业和学校共同为社会进步所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