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大脑犹如一部高效率的信息处理机器,凭借耳朵、眼睛、鼻子、舌头以及触觉等感官,它每天都能处理约一亿条信息,且在运行过程中仅消耗十瓦左右的能量。其重量约为三斤,其内部复杂的结构却可能容纳六百四十万里的结点。这仅仅是我们对大脑功能了解的冰山一角。实际上,大脑的复杂性远超我们的想象。
那么,意识与大脑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呢?
查尔斯·弗瑞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心理学家,他深入剖析了大脑与思维的关系。他指出:“大脑在日常工作中往往涉及大量无意识的活动,整个世界对人类而言,实质上是大脑创造的幻觉。不同的大脑所构建的世界存在差异。”
在英国科学促进协会的年会上,弗瑞斯及其他著名的脑科学家们深入探讨了人类意识和精神世界的关系。他们发现,人类的大脑一直在收集并处理来自周围环境的信息。尽管人类的大脑细胞数量高达一百万亿个,但其中大部分产生的信息并未被人类所接收。相反地,大脑仅通过处理少量粗糙的信息就构建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精神世界模型。
借助非侵害性的脑扫描设备,科学家们能够清晰地观察到特定的大脑区域在何时被激活。他们试图找出产生自我意识的脑部区域。对于那些失去意识的人,如昏迷或状态下的患者,研究人员正努力寻找答案以帮助那些精神紊乱、意识错乱的患者。
弗瑞斯教授强调:“塑造我们的个性和对世界的认知只需要少量的大脑活动。如果大脑过度活动,可能会导致意识混乱。”他在其著作《制造意识,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
弗瑞斯教授还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他发现,当在受试者面前展示仅停留十毫秒的图片时,尽管受试者表示未看到,但大脑实际上已经处理了这张图片。
关于大脑活动,弗瑞斯教授指出其分为前部和后部。
实验结果证实了大脑接收的信息远超我们所见。那么人的大脑是否包含意识和无意识呢?从专业角度来说,是的。弗瑞斯教授解释道:“我们大脑的后部负责处理‘有意识’的感觉,而前部则处理‘无意识’的活动。”
皮特·纳什博士正在研究当意识紊乱时大脑的活动情况。他对比了催眠状态下的大脑和那些因精神症产生幻觉的病人的大脑。
英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安德鲁安·欧文博士也在探索意识与无意识的边界。他研究了持续植物人状态患者的脑部扫描,并证实了这类患者确实存在意识。
欧文博士还发现,在状态下的人虽然他们的脑部活动异常活跃,但主要集中在非意识区域。他说:“当我们与状态下的人交流时,是他们的无意识部分在处理这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