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气温逐渐攀升,许多人的双手都开始出现了一些不寻常的状况。一些米粒大小、透明的小水泡开始在他们的手背上出现,伴随着微微的痒感。当这些水泡破裂后,手部皮肤还会出现蜕皮现象。而且,随着天气越来越热,这种情况似乎也在逐渐恶化。
杭州的小杨姑娘就遭遇了这样的困扰。她的双手长满了水泡,剧烈让她难以忍受,已经持续半个多月。她来到了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医院就诊,并向医生讲述了自己的困扰。她提到,自己往年也有类似的情况,但都会自行好转,所以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但今年的情况明显严重,她实在无法忍受,才选择了就医。
良渚医院皮肤科的张婷婷主治医师表示,近期像小杨姑娘这样的情况非常多。关于这些水泡的成因,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是“湿气重”,有些人则觉得是湿疹,甚至有人认为是“脚气”的蔓延。
真相究竟是什么呢?张婷婷为大家揭晓:这些水泡的学名叫汗疱疹,也被称为出汗不良性湿疹,是一种常发生于手掌的皮肤病。这是一种反应性疾病,虽然看起来令人担忧,但并不具备传染性。
汗疱疹通常在春末夏初开始发病,夏天时情况会加剧,而到了秋冬季则会自行好转。主要的症状是手部皮肤出现密集的小米粒大小的水泡,这些水泡呈半球形,略高于皮肤表面,里面的疱液清澈发亮。当这些水泡干燥后,会出现蜕皮。一旦出现过一次后,每年的春夏季容易反复发作,无法彻底治愈。
至于汗疱疹的成因,张婷婷表示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现在多认为是一种内源性皮肤湿疹样反应,可能与精神压力大、接触刺激性物体、手足多汗、环境潮湿闷热及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
张婷婷还特别提醒,当汗疱疹发作时,除了及时就诊,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洗衣液等洗涤用品,减少洗手次数,保持局部干燥。
2.减少抓挠刺激,避免热水烫洗、酒精擦洗等,因为反复刺激可能会导致皮疹面积扩大或诱发感染。
3.在早期水泡明显时,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来干燥止痒;开始脱皮时,则可以选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后期皮肤出现皲裂肥厚、干燥疼痛时,可以选择具有剥脱作用的软膏。
4.对于极少数剧烈、皮疹面积较大的患者或想要短期内迅速缓解症状的,可以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但需遵循医嘱,不能长期服用。
5.如果因反复抓挠导致水泡化脓,并且局部出现红肿疼痛,则需要使用抗生素软膏,必要时还需口服抗生素。
面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保持冷静,正确看待这一病症。注意保护手部皮肤,避免接触刺激性物品,保持局部干燥,以便更好地应对这一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