屿、岛、屹、岁、岂、岐、崎岖、岗、岚、岔、岸、岩、岭、自然地貌的独特描绘
山(石尖的象征)作为独体汉字,源于象形文字的演化。从古时的甲骨文、金文到现代笔画合成的汉字,这一过程可视为文字的变革。摒弃仅凭“汉字八画”而忽略象形解字的做法,正确的解读汉字需采用“笔画释义”的理论,即“汉字拓扑理论”。竖折“ ”象征群山的起伏,向上凸起的地形;两竖“ ”则表示垂直矗立的地表,其长短反映了山的高低。字的读音由“石(shi)”与“尖(jian)”结合而成,其中“石”指出了山是由石头构成,“尖”则表明了山体多为上小下大的形态。其本义为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部分。
对于岛(到dǎo)的理解,它是由鸟的省形“ ”与“山”字会意而成。这里的“鸟”特指水鸟、海鸟等;“山”则代表水中高于水平面的陆地。岛的字形意在表达湖泊或海洋中,远望时形状似鸟的山形地带,可供鸟类居住。其借音“到”则表达了鸟和人类可到达的地方。岛的定义为四周环水且高于水平面,远望形状似鸟的陆地。
屿(与yǔ)则是由“山”与“与”会意而成。山在此处指靠近陆地或岛屿周边的山地;而“与”既为标音又寓意为上下牙齿的合分或上下嘴唇的动作,此处的比喻表示屿是依附于或岛屿周遭的小岛,其涨潮时与主岛暂别,落潮时则重回怀抱。屿如同母亲的子女,时而离去时而归来。
屹(仡yì)字是由“山”与仡的省形“乞”会意而成。这里的山代表高山;而“仡乞”则为标音及寓意坚挺高大。屹的本义为山体稳固不可动摇。引申出人的意志坚定不可动摇的含义,如屹立不倒。
岁(随或遂suì)字经历了由歲、嵗的简化。其中的“山”象征西山,“夕”则指除夕之夜,即年三十夕阳西下的时刻。岁字的形成意在表达除夕后太阳落山的情景。借音“随”表达了随除夕的结束新的一岁便开始。岁的本义为纪念一年顺利结束的仪式。其引申意义广泛,如年的概念、年龄单位、时间以及收成的丰歉等。
岂(开或起)字源于豈的简化形式。豦是由“山”与鼓的省形“豆”会意而成。山在此表示高和多;鼓与豆则表达了欢庆与丰收的喜悦。岂字借音“开”传达了开心喜悦的情感;借音“起”则表达了将豆子堆起如山的情景。其字形仿佛在描述锣鼓喧天、人山人海迎接胜利归来的场景。
其他字如岐(奇qí)、崎(奇qí)、岖(区qū)等,均以山为基底,通过与其他元素会意而成字。如岐意为大山旁的小山;崎表示山的高低不平;岖则传达了山的深奥之处。这些字均以山为归类符号,同时融入了其他元素的意义。
以上述字为核心,构成了对自然地貌的独特描绘,每字背后都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渊源。
解字参考《字通》,更多内容敬请期待。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