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为什么不能吃蚕豆

2025-04-2906:10:52常识分享0

近日,湖南常德市第二医院儿科收治了一名特殊的。这名年仅三岁的外表酷似“小黄人”,全身皮肤黄染,茶色,精神状况很差,令家长十分担忧。

入院后,医生迅速进行了抽血检查。结果显示,她的血红蛋白含量仅为65g(正常值应在120以上),总胆红素明显超标。详细询问病史后,奶奶提到两天前曾食用过冷藏保鲜的蚕豆。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最终诊断患有“蚕豆病”。

医生立即采取了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包括输血纠正贫血、激素阻抗溶血、碱化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经过治疗,的病情逐渐稳定。

医生介绍,“蚕豆病”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疾病,大多在进食新鲜蚕豆后1到2天内发生溶血,最短甚至只有2小时。虽然发病率较低,但率极高。患者如救治不及时,可能因起病急、进展快、多器官损害严重而危及生命。

医生提醒广大患者,尤其是这名的家长,今后应严禁食用蚕豆和蚕豆制品。用需慎重,所有物均需由医师开具处方。衣柜、厕所等应避免使用荼丸、臭丸、樟脑丸等物品,不要使用龙胆紫(紫水)。就诊时,患者或家长应主动告知医护人员患病史。

那么,“蚕豆病”究竟是什么呢?它学名为“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症”。由于缺乏这种酶,导致红细胞不能抵抗氧化损伤,最终引发溶血。这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遗传病,俗称“蚕豆病”,其发病常由误食蚕豆而诱发。

“蚕豆病”的患病原因是由父母遗传给孩子,属于基因缺陷。患病者的红细胞膜上缺少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这种酶类。蚕豆中含有的一些氧化物质,对于缺少这种酶的孩子来说,很容易造成急性溶血性黄疸和溶血性贫血。

据估计,“蚕豆病”全球约有4亿人受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在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四川和贵州等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

关于“蚕豆病”的预防,家长在给孩子首次食用蚕豆时,应特别注意孩子的反应。如果出现全身不适、疲倦乏力、尿色变深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家长还需注意避免带孩子到蚕豆传粉和成熟的田地,避免购买含萘的樟脑丸等产品,带孩子就医时要告知医生孩子为“蚕豆病”患者并遵医嘱合理用。日常护理中,孩子应多喝水、多接触阳光,注意日常护理。

患“蚕豆病”的孩子,不宜吃的食物包括珍珠末、金银花、川莲、牛黄、腊梅花、熊胆、保婴丹等。禁食蚕豆或蚕豆加工品,并且在蚕豆开花、结果或收获季节避免去蚕豆地。至于其他水果蔬菜,一般没有特别禁忌。

“蚕豆病”患者还应避免接触某些物品,如樟脑、臭丸、冬青油、颜料等。使用杀虫剂喷雾时也要格外小心,某些杀虫剂可能使血液溶解。不宜服用氧化性物,如伯氨喹啉、磺胺类、呋喃类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