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如约而至,樱花烂漫,春光旖旎,桃红柳绿,本是踏青访友的佳时。无处不在的新冠让我们的脚步受限,家中的休闲时光显得格外珍贵。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的最爱是阅读。不同于那些激烈的竞技运动,我更偏爱于各种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已然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奔跑跳跃。我深知,中年人就像久经岁月的车辆,需要保养和维护。内心深处那份对青春的渴望却从未减弱。这或许是我一直钟爱《哈利波特》系列的原因之一。
这部作品曾让我如痴如醉。电影我已经反复观看了五次以上,每一部都深深打动了我。我却未曾完整地阅读过原著。过去我以为这是专为儿童打造的读物,或是认为电影的精彩程度已经超越了原著。但当我在图书馆偶然翻阅到《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时,那精美的封面吸引了我。我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本闲暇时的消遣读物,更是一部值得深入品味的佳作。
在90年代的英国,罗琳作为一位失业的单身母亲,依靠救助金生活,带着孩子每天在爱丁堡的大象咖啡厅里坚持写作。这背后的坚持与热爱无疑是令人敬佩的。罗琳的付出与努力造就了一代人的精神偶像,这也让我们看到了成功的必要前提——热爱。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虽为短篇,却内容丰富。全书共17章,241页,一周之内便能读完。读此书前并无太多期待,但读后却情不自禁地为之着迷。这本书的书写风格简洁明快,对话中塑造了人物性格,少有繁复的人物形象描写。每个读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来构建人物形象。与欧洲古典作家的写作风格不同,此书少了大量的自然景观和天气的描写,但却让读者仿佛亲历其中。每个人阅读此书时都会构建出自己心中的哈利波特。
此书分为三个部分:哈利的出生、成长及在霍格沃茨魔校的学习。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哈利在学校的日子。初入学校的学习、成为魁地奇找球手以及为保护魔法石与伏地魔的情节让人热血沸腾。尤其是最后的部分,让人意犹未尽、心潮澎湃。
作为母亲的我更能理解罗琳对孩子们的心理描绘。无论哪个的孩子都要经历成长的阶段他们的心理发展是共通的他们渴望出人头地、赢得荣誉和地位而老师们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品格、修正习惯、滋养内涵的导师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慈悲、仁爱、正义和自我牺牲的高尚品德。
哈利波特虽为书中的主人公但他的成长环境并不优越甚至有些恶劣的他从小就缺失了父母的关爱然而他并未失去善良和爱心这也体现了主角的光环。而罗恩和马尔福这两个角色的成长背景则为我们提供了家庭教育的反思:一个出自大家庭备受关爱而另一个出身名门却教育失败这也告诉我们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