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于十一月份参与了众筹活动,交付资金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曾感到过兴奋与期待,会不时关注进展。不久之后便将此事抛至脑后,直至近日收到快递的那一刻,才恍然记起此事。
当初的众筹项目,正如下面所示的那样:
-
想亲眼见证实物视频截图的请迅速下滑至底部。
-
开箱后的第一眼,两个层次的包装盒。打开外层,映入眼帘的是三张看似无关紧要的标签。
深入探索内部的白色盒子,我不禁好奇为何现在的产品盒打开得如此费力。盒内没有空气却仿佛被某种力量吸附住。经过一番努力,那铁灰色调的内部设计我倒是颇为喜欢。
在盒子下方还有一层包裹。我逐一将所有物品倒出,并整齐地摆放在桌面上。至此,所有内容已全部呈现。
回想起来,我竟忘了购买TF卡。手中仅有一张时而工作时而失灵的8GB卡,且暂且一试其效果。仔细观察做工细节,镜头光圈F1.8,FOV165标示着165度的视角,具体细节我不再多述。
查看其他部位的状态,如底部的标签、TF卡槽,顶部的卡子和散热位置等。背面出厂膜虽有两个气泡,略感遗憾。
值得称赞的是,电源接口采用了micro-U,输入电压为5V,非常便于使用。
关于附带的电源适配器,它可以将12V点烟口转换为两个U接口。附赠的超长U线让我误以为得到了一个车载充电器。我打算将其用于沙发旁,这样再也不用担心长时间使用手机而电量不足的问题了。
吸盘的做工虽算一般,且尺寸偏小。我对其牢固度心存疑虑,旁边放置的58mm滤镜可作为对比参考。
开机后发现内部电池微小,即便后来充满电,简单操作后电量即下降一格。关于ADAS的功能稍后再述。
尝试进行拍摄测试,画面略微偏蓝可能是相机的白平衡问题。开机日期显示为2015年,但设置选项我尚未找到,可能需要安装相应的APP。
接下来是实际使用体验。我采用了默认的1080p30设置进行记录。虽然可能无人关心具体的设置细节,但我还是先展示一张阴天白天的照片,拍摄时间为早上9点。
再展示一张晚上的记录画面。我曾经尝试在行驶中拍摄路边停放的车辆车牌,但在速度较慢时仍难以看清。这张照片是我尽量拉近距离时所拍摄的场景。
接着是一张细节展示的截图。
至于ADAS的功能,它提供了前车车距和车道保持两个功能,均通过软件实现。在常上下班的路线中由于路程短且弯道多、路面标线不清等原因,其功能几乎未起作用。或许在长途高速驾驶时会有更好的体验。
如今行车记录仪的价格逐渐亲民。小米计划以329元的价格上市销售,这一价格定位我认为尚可接受。但产品质量还需等待夏季的实际使用情况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