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今时代,抑郁症作为一种突如其来的疾病,往往我们还知之甚少。
根据2019年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悦勤教授等在《柳叶刀·精神病学》上发表的研究,我们了解到精神卫生调查(CMHS)的患病率数据。具体来说,在,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为6.9%,而12个月的患病率为3.6%。基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估算出目前有超过九千万的抑郁症患者。
抑郁症的危害不容小觑,其影响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心境低落可导致长期情绪低沉,欲望减退和兴趣丧失;思维迟缓则可能使思考问题的能力降低并伴随记忆力减退;意志活动减退会使得患者行为缓慢,生活被动,不愿与周围人接触交往等。还会出现一些躯体症状,如失眠和头痛乏力等。
为了更准确地诊断抑郁症,我们一直在完善相关的测评量表。其中,宾夕法尼亚大学的David D·Burns博士设计了一套自我诊断表“伯恩斯抑郁症清单(BDC)”。这套清单可以帮助你快速判断自己是否存在抑郁症的迹象。
请根据你的情绪状态对下列问题打分:没有0分,轻度1分,中度2分,严重3分。
1. 你是否一直感到悲伤?
2. 你是否觉得对生活完全失去信心?
3. 你是否觉得自己毫无价值并且是个失败者?
……(后续问题类似,依次列出)
完成评分后,将你的总分加起来,然后对照下表确定你的抑郁程度。
0~4分:无抑郁风险;
5~10分:偶尔有抑郁情绪;
11~20分:轻度抑郁症;
21~30分:中度抑郁症;
31~45分:严重抑郁症。
对于有严重抑郁症的患者,除了物治疗外,还需要配合心理咨询。对于轻度和中度抑郁症患者,这里提供一些建议:
正如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所言:被压抑的情绪永远不会真正消亡。我们不应选择压抑情绪,而应接纳并表达各种感受。
心理学家路易斯海对抑郁症的成因进行了深入解释:长期压抑自己的愤怒可能会导致抑郁。在面对压力时,最好与可信赖的人分享并寻找社会允许的途径来宣泄压力。
在与众多抑郁症患者接触后发现,他们尽管深陷困境,但依然坚韧不拔。
完美者往往对自己要求极高,表面上看似自信满满,但内心深处却常常感到自卑。他们害怕失败并习惯于自我批评。这种心理状态是非常危险的。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观点:得抑郁症的人往往是那些善良的人。他们倾向于过度自省并在遇到问题时寻找自身原因。
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解释,他们在遭遇问题时常常会过度自责并倾向于从自身找原因。
这可能与他们的成长环境有关。许多抑郁症患者成长在一个充满“过高道德”的家庭环境中。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经常被要求不断反省和认错。
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学会客观看待问题并接纳自己是至关重要的。若出现自责情绪时,不要过度责怪自己;若问题不在自己身上,也要学会拒绝背锅。
[在此推荐一些心理疗愈文章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