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国风雪的怀抱中,有一个名为北海道的滑雪胜地,十年后,或许将晋升为版“第三十五个省”。
那么,另一个滑雪天堂藏身何处?从北京往西北方向,车程200公里,藏匿于群山之间的小城崇礼,人口仅12.6万,却因滑雪产业而崛起。
尽管日本滑雪场历史悠久,从几十年到上百年不等,但崇礼的滑雪产业仅从1996年起步,至今不到三十年,已然成为顶级的滑雪度假胜地。这个曾经的级贫困县,如今已成功脱贫。
在人们的眼中,滑雪圣地通常是富人的地。
过去的崇礼曾依赖矿产资源,经济状况一度十分窘迫。好在其拥有另一项宝贵的资源——雪。而且,它的位置离北京足够近,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崇礼的雪期长,从11月下旬一直到次年的4月初。山地海拔从814米到2174米不等,坡度在5度到35度之间,是华北地区理想的滑雪场地。
2003年,首个开放式滑雪场——万龙滑雪场正式运营。其董事长罗力,正是好利来面包的创始人。他因个人爱好而跨界到滑雪产业,希望为人打造一个真正的现代滑雪场。
随着2015年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崇礼的名声更上一层楼。从此以后,它从一个小城转变为冬奥会的重要举办地。
如今,崇礼拥有7座大型滑雪场、169条雪道,总长161.7公里。面对着人均本外币存款最多的城市——北京,崇礼的雪道数量位居之首。
统计显示,2016至2017雪季,7大滑雪场累计接待游客23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达16.3亿。尽管与瑞士等国际滑雪旅游胜地相比还有差距,但在已是名列前茅。
日益增长的中产和旅游业的发展都为崇礼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从2000年以来,滑雪产业人数迅速增长。到2017年为止,全国滑雪场数量达到703家。
大部分国内滑雪客还需要进行消费观念的引导和教育。
游客体验层次不齐是当前国内滑雪市场的一个特点。其中目的性明确的教育型游客是崇礼滑雪场的常客。
房地产在崇礼的崛起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自从北京-赢得冬奥会举办权后,崇礼的房价迅速攀升。曾经的小镇在房地产的带动下逐渐变成了一个充满活力和机会的城市。
随着房价上涨而来的不仅仅是繁荣的房地产市场。
企业家们纷纷涌入崇礼投资建设酒店、宾馆、雪具店等配套设施。与此各地美食也纷纷进入崇礼市场。
"冰雪之都"逐渐变得舒适、便利、富足。
除却冬季的滑雪激情,崇礼还吸引着购房者们的是它的蓝天和清新的空气。
夏季的崇礼是避暑胜地。对于北京等城市的居民来说,崇礼是夏季避暑和冬季滑雪的绝佳选择。
但是面对过去的辉煌成就,崇礼仍需谨慎前行。
过度透支概念房价格并不是一个可持续的发展策略。历史上的城市如巴塞罗那、悉尼和雅典等地的房地产市场都曾经历过起伏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