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梦游幻境之中,那片仙境,有警幻仙子所展现的诸多画面。他先被赐予金陵十二钗的判词,而后又聆听了《红楼梦》的曲子。
这金陵十二钗判词,共十三首,恰好对应了十四位“金钗”。其中正册有十二人,副册一人,又副册一人。每一首判词都深深蕴含了其人物的命运和故事。
《红楼梦》的曲子则是一个更宏大的提纲,共有十三首,这些曲子不仅叙述了贾宝玉与金陵十二钗众多女儿之间的故事,还概括了与他们相关的人和事的命运。
说起这《红楼梦》的结尾曲,名为“收尾·飞鸟各投林”。这曲名取自于飞鸟最终各自寻找归宿的意象,恰如《红楼梦》中各色人物的最终归宿。
此曲中,“为官的”家族在荣华之后终将凋零,“富贵的”金银最终散尽。那些曾施恩于人的,或许能在生死边缘逃得一线生机;而无情之人,也终将受到应有的报应。欠下的命债,终需偿还;欠下的泪债,也终有还尽的一天。冤冤相报,实非轻易之事;而人们的离合聚散,似乎早有定数。
贾家遭遇之祸后,四大家族及背后的势力纷纷分崩离析。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生存之道,尽管结局或许凄凉,但这也为人们留下了一线生机,就看个人如何选择和面对。
一提到“为官的家业凋零”,便让人想到四大家族及贾雨村等人。他们一生都在为和财富而奔波,但最终不过是一场空,丢官罢爵,家败人散。而“富贵的金银散尽”,则让人联想到四大家族,特别是薛家这样的富贵人家,当败亡降临时,会散尽所有家财。
而像李纨母子、刘姥姥等人,他们行善积德,所以能够在困境中得以幸存。至于那些无情之人,如王熙凤、贾赦等人,终将受到应有的报应。王熙凤因不积而草菅人命,最终要为她的行为付出代价。
在这曲中,“欠泪的泪已尽”提到了林黛玉的“还泪”,也提到了其他人物的深情厚意和辜负。而“冤冤相报”则让人想到邢夫人、王夫人等人的争斗和报应。
曹雪芹为每个人物都做好了安排,各安天命,各得其所。有些人失去生命,有些人沉沦,有些人,但历史的车轮仍在兴亡中不断前进。
最后要格外注意的是那句“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当一把米投在地上引来鸟儿争食,热闹过后,冷清的场景便呈现出来。鸟儿各自归巢,象征着人们的各自离散。这种喧嚣到冷清的转变,就像一场大火烧过的境况,成为了一片“白地”。这里的“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并非指雪后的景象,而是指一场大火烧得干干净净的凄凉景象。
脂砚斋在批注中提到此曲与第一回葫芦庙的大火和“树倒猢狲散”相呼应,暗示了祸福相依的道理。贾家的富贵之时众人攀附,但一旦有难,就连亲如巧姐的亲舅舅也会怕受连累而拒之门外。这正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的现实写照。